《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2015年修訂版)PDF文件下載發表時間:2021-04-09 16:01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原文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原文地址:http://www.mohurd.gov.cn/wjfb/201511/t20151119_225665.html 索引號:000013338/2015-00308 主題信息:標準定額 發文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生成日期:2015年09月22日 文件名稱: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發布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局部修訂的公告 有效期:2015年09月22日生效 文號: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公告第919號 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發布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局部修訂的公告 現批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局部修訂的條文,自發布之日起實施。經此次修改的原條文同時廢止。 局部修訂的條文及具體內容,將刊登在我部有關網站和近期出版的《工程建設標準化》刊物上。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2015年9月22日 前言 根據原建設部《關于印發〈2006年工程建設標準規范制訂、修訂計劃(第一批)〉的通知》(建標[2006]77號文)要求,本規范由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會同有關單位經調查研究,認真總結實踐經驗,參考有關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并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修訂完成。 本規范的主要內容是:總則、術語和符號基本設計規定、材料、結構分析、承載能力極限狀態計算、正常使用極限狀態驗算、構造規定、結構構件的基本規定、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構件、混凝土結構構件抗震設計以及有關的附錄。 本規范修訂的主要技術內容是: 1.補充了結構方案、結構防連續倒塌、既有結構設計和無粘結預應力設計的原則規定; 2.修改了正常使用極限狀態驗算的有關規定; 3.增加了500MPa級帶肋鋼筋,以300MPa級光圓鋼筋取代了235MPa級鋼筋; 4.補充了復合受力構件設計的相關規定,修改了受剪、受沖切承載力計算公式; 5.調整了鋼筋的保護層厚度、鋼筋錨固長度和縱向受力鋼筋最小配筋率的有關規定; 6.補充、修改了柱雙向受剪、連梁和剪力墻邊緣構件的抗震設計相關規定; 7.補充、修改了預應力混凝土構件及板柱節點抗震設計的相關要求。 本規范中以黑體字標志的條文為強制性條文,必須嚴格執行。 本規范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負責管理和對強制性條文的解釋,由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負責具體技術內容的解釋。執行本規范過程中如有意見或建議,請寄送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管理組(地址:北京市北三環東路30號,郵編:100013)。 1、總則 1.0.1、為了在混凝土結構設計中貫徹執行國家的技術經濟政策,做到安全、適用、經濟,保證質量,制定本規范。 ▲條文說明 1.0.1、本次修訂根據多年來的工程經驗和研究成果,并總結了上一版規范的應用情況和存在問題,貫徹國家“四節一環?!钡募夹g政策,對部分內容進行了補充和調整。適當擴充了混凝土結構耐久性的相關內容;引入了強度級別為500MPa級的熱軋帶肋鋼筋;對承載力極限狀態計算方法、正常使用極限狀態驗算方法進行了改進;完善了部分結構構件的構造措施;補充了結構防連續倒塌和既有結構設計的相關內容等。 本次修訂繼承上一版規范為實現房屋、鐵路、公路、港口和水利水電工程混凝土結構共性技術問題設計方法統一的原則,修訂力求使本規范的共性技術問題能進一步為各行業規范認可。 1.0.2、本規范適用于房屋和一般構筑物的鋼筋混凝土、預應力混凝土以及素混凝土結構的設計。本規范不適用于輕骨料混凝土及特種混凝土結構的設計。 ▲條文說明 1.0.2、本次修訂補充了對結構防連續倒塌設計和既有結構設計的基本原則,同時增加了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的相關內容。 對采用陶粒、浮石、煤矸石等為骨料的輕骨料混凝土結構,應按專門標準進行設計。 設計下列結構時,尚應符合專門標準的有關規定: 1.超重混凝土結構、防輻射混凝土結構、耐酸(堿)混凝土結構等; 2.修建在濕陷性黃土、膨脹土地區或地下采掘區等的結構; 3.結構表面溫度高于100℃或有生產熱源且結構表面溫度經常高于60℃的結構; 4.需作振動計算的結構。 1.0.3、本規范依據現行國家標準《工程結構可靠性設計統一標準》GB 50153及《建筑結構可靠度設計統一標準》GB 50068的原則制定。本規范是對混凝土結構設計的基本要求。 ▲條文說明 1.0.3、本規范依據工程結構以及建筑結構的可靠性統一標準修訂。本規范的內容是基于現階段混凝土結構設計的成熟做法和對混凝土結構承載力以及正常使用的最低要求。當結構受力情況、材料性能等基本條件與本規范的編制依據有出入時,則需根據具體情況通過專門試驗或分析加以解決。 1.0.4、混凝土結構的設計除應符合本規范外,尚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 ▲收起條文說明 1.0.4、本規范與相關的標準、規范進行了合理的分工和銜接,執行時尚應符合相關標準、規范的規定。 2、術語和符號 2.1、術語 2.1.1、混凝土結構(concrete structure) 以混凝土為主制成的結構,包括素混凝土結構、鋼筋混凝土結構和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等。 2.1.2、素混凝土結構(plain concrete structure) 無筋或不配置受力鋼筋的混凝土結構。 2.1.3、普通鋼筋(steel bar) 用于混凝土結構構件中的各種非預應力筋的總稱。 2.1.4、預應力筋(prestressing tendon and/or bar) 用于混凝土結構構件中施加預應力的鋼絲、鋼絞線和預應力螺紋鋼筋等的總稱。 2.1.5、鋼筋混凝土結構(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配置受力普通鋼筋的混凝土結構。 2.1.6、預應力混凝土結構(prestressed concrete structure) 配置受力的預應力筋,通過張拉或其他方法建立預加應力的混凝土結構。 2.1.7、現澆混凝土結構(cast-in-situ concrete structure) 在現場原位支模并整體澆筑而成的混凝土結構。 2.1.8、裝配式混凝土結構(precast concrete structure) 由預制混凝土構件或部件裝配、連接而成的混凝土結構。 2.1.9、裝配整體式混凝土結構(assembled monolithic concrete structure) 由預制混凝土構件或部件通過鋼筋、連接件或施加預應力加以連接,并在連接部位澆筑混凝土而形成整體受力的混凝土結構。 2.1.10、疊合構件(composite member) 由預制混凝土構件(或既有混凝土結構構件)和后澆混凝土組成,以兩階段成型的整體受力結構構件。 2.1.11、深受彎構件(deep flexural member) 跨高比小于5的受彎構件。 2.1.12、深梁(deep beam) 跨高比小于2的簡支單跨梁或跨高比小于2.5的多跨連續梁。 2.1.13、先張法預應力混凝土結構(pretensioned prestressed concrete structure) 在臺座上張拉預應力筋后澆筑混凝土,并通過放張預應力筋由粘結傳遞而建立預應力的混凝土結構。 2.1.14、后張法預應力混凝土結構(post-tensioned prestressed concrete structure) 澆筑混凝土并達到規定強度后,通過張拉預應力筋并在結構上錨固而建立預應力的混凝土結構。 2.1.15、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結構(unbonded prestressed concrete structure) 配置與混凝土之間可保持相對滑動的無粘結預應力筋的后張法預應力混凝土結構。 2.1.16、有粘結預應力混凝土結構(bonded prestressed concrete structure) 通過灌漿或與混凝土直接接觸使預應力筋與混凝土之間相互粘結而建立預應力的混凝土結構。 2.1.17、結構縫(structural joint) 根據結構設計需求而采取的分割混凝土結構間隔的總稱。 2.1.18、混凝土保護層(concrete cover) 結構構件中鋼筋外邊緣至構件表面范圍用于保護鋼筋的混凝土,簡稱保護層。 2.1.19、錨固長度(anchorage length) 受力鋼筋依靠其表面與混凝土的粘結作用或端部構造的擠壓作用而達到設計承受應力所需的長度。 2.1.20、鋼筋連接(splice of reinforcement) 通過綁扎搭接、機械連接、焊接等方法實現鋼筋之間內力傳遞的構造形式。 2.1.21、配筋率(ratio of reinforcement) 混凝土構件中配置的鋼筋面積(或體積)與規定的混凝土截面面積(或體積)的比值。 2.1.22、剪跨比(ratio of shear span to effective depth) 截面彎矩與剪力和有效高度乘積的比值。 2.1.23、橫向鋼筋(transverse reinforcement) 垂直于縱向受力鋼筋的箍筋或間接鋼筋。 ▲條文說明 術語是根據現行國家標準《工程結構設計基本術語和通用符號》GBJ 132、《建筑結構設計術語和符號標準》GB/T 50083并結合本規范的具體情況給出的。 本次修訂刪節、簡化了其他標準已經定義的常用術語,補充了各類鋼筋及其性能、各類型混凝土構件、構造等混凝土結構特有的專用術語,如配筋率、混凝土保護層、錨固長度、結構縫等。原規范有關可靠度及荷載等方面的術語,在相關標準中已有表述,故不再列出。 原規范中混凝土結構的結構形式如排架結構、框架結構、剪力墻結構、框架-剪力墻結構、筒體結構、板柱結構等,作為常識也不再作為術語列出。 在線瀏覽(推薦):https://www.soujianzhu.cn/Norm/JzzyXq.aspx?id=234 附件預覽和下載:《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2015年版) 提供該附件預覽和下載的域名:mohurd.gov.cn(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PDF文件,271頁,36.6MB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網(hunningtu.com)”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來源:中國混凝土網(hunningtu.com)”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來源:中國混凝土網(hunningtu.com)”。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3、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17603012040,郵箱:1964998204@qq.com)。 10月17日,冶金公司滄州永濟瓏璽項目完成S1號樓筏板基礎混凝土澆筑。此項工程位于滄州市運河區海河路北側、浮陽大道西側。項目總占地面積為80455.12平方米(120.6827畝),總建筑面積228986.80平方米,主要建設住宅樓、幼兒園、商業、配套公建及地下建筑等。
2021-10-20
10月15日下午18時55分,隨著第1方混凝土從泵車打入模板中,杭州三墩互通項目吹響了全線最大方量澆筑的號角,至18日凌晨1時,經過54小時的不懈努力,被交路主線第一聯現澆箱梁第一次澆筑取得圓滿成功。
2021-10-20
10月14日,彌玉二分部甸溪河特大橋左幅10號墩1號塊混凝土澆筑順利完成。甸溪河特大橋為跨越彌勒市“母親河”甸溪河而設,甸溪河特大橋1號塊梁高9.15米,單端長度為3.5米,重約341噸,采用菱形掛籃懸臂現澆施工。
2021-10-20
10月16日10點45分,歷時13小時,中原科技城人才創業園項目第一塊筏板基礎混凝土澆筑順利完成。據悉,該項目總建筑面積為29.2萬平方米,總投資29.5億元,是2021年河南省重點工程,關注度高、工期緊、施工難度大、技術含量高,合同工期為750天。
2021-10-20
|
|